要闻纵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纵览 > 正文

我校师生关注全国“两会” 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6-03-05 来源:综合 作者:宣传部 责编:谭超华 点击:

校园新闻网讯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我校师生纷纷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积极收看、收听、学习大会报告,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大早,机械学院的部分党员同学自发来到杭州湾校区公寓楼内的红色会客厅,一起收看开幕式。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也提前为同学们申请好了教室,组织学生到教室观看。国际交流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通过电视、网络直播、手机新闻、微博等多渠道收听收看大会。人文与艺术学院还将报告全文共享到学院交流群,方便教职工学习。外国语学院也及时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党员收看开幕式并开展了讨论。      

社科部刘广星教授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理念是重要亮点之一。首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所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万家忧乐就是政府的努力方向、就是政府的施政所向,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党和政府的使命与人民幸福安康的息息相关。其次,“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所在。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为政之道,政府各项工作的核心就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任何不作为、当甩手掌柜的政府和个人都必须得到纠正。再次,“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体现了共产党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的精华所在。我们的党和政府担负着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使命的重大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树立担当意识,责任的重大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树立忧患意识,而“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思想则集中体现了这两种意识。      

人文与艺术学院付智强老师表示,这次总理报告他重点学习了自己关心的文化建设问题。总理在报告中共计13次提到“文化”一词,显示了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对于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巩新萍说,听了总理的报告后,印象最深的是总理谈到教育时提到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将为学校建设成应用型大学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支持,希望学校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全面提升,早日建成知名的应用型高校。”      

很多同学们表示,通过收看收听政府工作报告,对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总理报告中指出的问题也非常关注。       

外国语学院德语131班张雨萌同学说,作为宁工学子,她为在宁波读书感到骄傲和自豪。“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屠呦呦,屠呦呦是我们宁波学子的榜样,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经管学院杨筱瑾同学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这三个方面是他最关注的。他表示,会继续关注两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努力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可见,国家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作为大学生,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努力学习。”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专业143班的汤炀说。      

上一条: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做客宁工大讲堂 下一条:苏志刚率团访问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