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4月17日下午,宁工大讲堂第28讲在阳明报告厅举行,贺贤土院士与宁工学子分享了他科研之路上的故事与感受。
贺贤土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做出了突出成绩,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专家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等荣誉。

贺院士就核武器研究这段经历与学子们分享了他在这份事业中的选择与坚持。大学毕业时,老师与贺贤土“秘密谈话”,国家需要与家庭因素,两者间的选择使得贺贤土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但最终,贺贤土毅然地走向了他这未来一生的事业。“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们这个队伍里也没有一个人想过退缩。我们这个工作是在为国防安全做贡献,这是我的责任,并且这份工作中有我浓厚的兴趣所在。”当汉语162班洪慧菠同学问及在寂寞而又艰苦的科研条件下是否想过放弃时,贺贤土这样回答道。
在争论中学习,实践中成长,由此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研究所的学习经历贺院士这样总结,并表示这方法同样适用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与此同时,贺院士还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支撑一切活动发展的基础。
“参与这项工作,我就已经做好了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准备。但在密密麻麻的感谢面前我还是忍不住的欣喜和满足。”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带来巨大喜悦的同时,来自国外的压力与轻视以及国内自身的动荡使得科学事业的发展压力和喜悦并存。对于那段时间,担任组长、研发中子弹等多项事业,贺院长坦言压力很大,但是在一个个难题得以解决后,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又激励着自身继续发展。
在分享中,贺院士还提到了在比利时的一段不愉快经历,“因为中国的落后而被歧视。”也正是这次刺激更加坚定了贺院士为国家富强做贡献的决心。贺贤土表示,科研的成果都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咬着牙关,一步步闯出来的事业。贺院士激励同学们正视机会,努力为国家争光。报告会在雷动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