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3月30日,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一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韩剑,省内41所联盟成员高校、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4所高校与南阳理工学院32位校领导,200余位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汉唐教育集团与安世亚太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与实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问题。

会上,联盟理事长、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作了联盟年度工作报告。回顾2017年,他指出,联盟成立一年多了,有序推进12项年度工作任务,进展良好。特别是联盟推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省教育厅签署《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宁波市教育局与我校签署《共建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框架协议》;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与我校签署《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筹建协议》,意义重大;联盟举办3期省应用型高校师资培训,45所高校360余人参训,受益面广。展望2018年,他强调,一是要继续完成或深化联盟年度12项工作任务,并欢迎更多学校申报2018年新的项目,二是要落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省教育厅的战略协议,开展与加州高校联盟的整体对接;三是要加强应用型建设理论研究,推进成员高校利用联盟平台实现共赢。最后,他提出借鉴学习、奋起直追;政策支持、抱团前行;产教融合,企业参与等相关建议。

刘志敏作了主题报告。他围绕推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从产教融合的核心要义、产教融合的机制、学校侧的产教融合和全新设计、智慧学习工场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核心是融,目标是重塑创新链,路径是重构教育链、产业链,基础是重建价值链;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打造政府、社会组织、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四位一体”的办学机制;构建服务、战略的定位机制,理念、方向、政策的共识机制,需求引致的变革机制,能力本位、学习主导的教育机制,创新导向、产业价值的科创机制以及价值创造的评价机制;实现学科集群型、校区实验型或者创新园区型的智慧学习工场。

韩剑作了总结讲话。他肯定了联盟成立以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一是应用型办学定位清晰,二是办学特色初步凸显;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四是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形成。同时,他指出各高校之间、同一高校不同二级学院之间推进应用建设存在不平衡等问题。省政府正在抓紧出台我省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加快产教融合工作在全省的推进,希望联盟发挥好平台作用,推动融合、当好智库、引导建设;各高校发挥主体作用,总结经验、定型成果、推动创新。韩剑还对我省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宁波工程学院副校长陈炳、温州大学校长李校堃、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副校长马雪英与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分别主持了会议。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应用型高校课程共享平台,温州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衢州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于2016年12月,宁波工程学院为联盟理事长单位。该联盟是在浙江省教育厅指导下各成员自愿结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的组织。宗旨在于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促进联盟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并引领浙江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