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9月19日下午,校长邵千钧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赴国际交流学院调研,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中外合作交流、学科竞赛培育、青年教师成长、职称评聘等方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会计专业(中外合作)负责人许志龙教授提到会计专业学生升学率超过58%,与同级别的中外合作项目相比,趋于理想状态,建议学院未来可以将国外升学做为学生培养的主要抓手,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加深与外方的交流合作,运用国际化教育来驱动国际化人才培育。英语教研室主任付玲谈到,英语教学是国际交流学院的教学特色,也是提升外教课程质量的语言保障,但是由于学生参与高级别英语竞赛和活动的机会缺乏,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减弱,建议学校在英语类竞赛的统筹安排上考虑国交学院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继续挖掘英语教学优势的若干举措。辅导员李玉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学院学工力量的配备,表态会努力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务秘书俞可心希望能有更多与外方交流的机会,了解外方院校教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模式,未来更好地为学院服务。青年教师们提出了在学历晋升、职称晋升、科研教研、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想法和困惑,希望学校可以整合学院间资源,为教师的未来发展搭建更多平台。
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淑娇感谢学校对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支持,表示一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结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使学院的发展与青年教师的成长同向而行;二要加强党的建设,防范化解办学隐患,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推动学院发展行稳致远。院长王宇提到将打造学院文化,让教师有归属感、荣誉感;发挥团队精神,增加教师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希望将国交学院的特点转化为优势,挖掘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加强国际化建设。
教务处处长方烨汶肯定了国交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研成果,建议学院可以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针对与国内教务管理的不同点,积极尝试改革创新。科研处副处长傅海威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分享了如何开展人文社科方面研究的经验,建议形成科研团队、借力外方资源,在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人事处副处长吴蓓耐心解答了老师们在职称评聘、学历提升、编制考取等方面的问题。

邵千钧充分肯定了国际交流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激励大家推进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发展,并从三个方面对国交学院未来发展提出具体意见:在学院定位方面,学院的发展方向应以教学为主,要把中外合作教学的特殊性转化为优势与品牌,鼓励教学研究充分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借助外方的力量,寻找中外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在教师发展方面,鼓励年轻老师组建团队,在学术上进行个人提升,学院要积极协同其他学院以及社会层面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习。学校会努力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从教学和管理上加深与外方的合作了解;在学生培养方面,希望学院在教育过程中要促进人才的国际化发展,鼓励更多的学生出国深造,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雅思、托福等国际化的英语测试标准应用在英语教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