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教育报:今天,致敬这些教师!

时间: 2024-10-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责编:叶欢欢 点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一位位银龄教师心怀烛火,余霞满天守护着青少年的未来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今日重阳节和小编走近几位银龄教师在他们的故事中

感受炙热的育人情怀

“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

5月16日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

欣欣小学的教室里

一堂科普实验课吸引了

100余名学生围坐一起

喜德县欣欣小学,忻元华给同学们演示可燃气爆炸实验。可乐瓶飞出的瞬间,同学们露出震惊和兴奋的表情。

来自宁波的退休教师忻元华将极微量的酒精喷进可乐瓶随后“砰”的一声巨响可乐瓶成了“火箭”高速飞冲出去

孩子们脸上闪现出吃惊的表情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随即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场跨越山海的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窗

视频制作 李佳璐

忻元华曾任宁波高专(现宁波工程学院)副校长2006年退休后便发挥其自动化专业优势为宁波的中小学、青少年宫以及街道社区的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和实验

气球火箭飞出的瞬间,教室里一片欢腾。

2015年,忻元华的脚步迈出宁波开始投身偏远山区进行义务支教从当初一个人到后来和退休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妻子滕崇一起

部分山区出行条件艰苦,忻元华和滕崇小心走过一段泥泞路面。

9年时间,两人足迹遍布江西、湖南、广西、甘肃、四川等地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科普实验课程和心理咨询陆续点燃约20000名学生的求知梦想

忻元华和滕崇在吃午饭。来大凉山支教,吃饭并不是很便利,两人有时就简单吃点,对付一餐。

因为是所到之地唯一的科普实验支教志愿者忻元华由此成为孩子们口中的“魔法爷爷”滕崇则成为了“知心奶奶”

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学校的部分学生上过科普实验课后,忻元华与滕崇一起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他想让自己的科普课成为孩子们一生中上的印象最深的课为此他花费大量时间研制、改造教具

忻元华在研究他十分满意的作品——高灵敏阴天太阳能电动机。

忻元华正在调试一个高灵敏阴天太阳能电动机,里面的漆包线比头发丝还细,早期都是他手动缠绕的,要绕400圈。

住宿条件差、吃饭没着落思维方式不同导致沟通有障碍……支教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对于忻元华来说这些都算不上困难

晚上七点多,忻元华和滕崇组装新收到的教具,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准备。

忻元华说自己支教过的学校有的几乎从未开展过实验课孩子们对科学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课本中的描述亲眼可见的实验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最好的启蒙

在喜德中学心理辅导室,滕崇在倾听贫困生的真情诉说。

这一次支教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今年初首批宁波11位退休教师跟随忻元华的脚步一同而来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开启在凉山州的支教行动。

他们来自语文、外语、数学等多个学科分别奔赴凉山州喜德县、越西县等地的中小学校进行教研帮带、导师带徒等支教行动

从一个人到了一个团队对于已是78岁的忻元华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启程

以忻元华为代表的宁波13位退休教师领取到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宁波市教育局共同颁发的特聘教师聘书。

67岁的他

奔赴下一场山海!

今年67岁的李鸣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民族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博士生导师7年前从中国政法大学退休后他选择“再出发”

2021年8月

李鸣收到中国政法大学发来关于“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邮件“能去边疆看看、发挥余热,一直是我的心愿”

李鸣

产生报名去新疆政法学院的想法他的妻子廖敏文也是中国政法大学退休教授当年9月他和妻子一路西行来到距北京近4000公里的新疆政法学院开始了支教新生活

今年,廖敏文教授也成为了

新疆政法学院银龄教师中的一员教授国际法学相关课程“作为一名大半辈子都在教学岗位的教师,支教支研是我的主要工作,除此之外,我要做好‘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来到学校后李鸣迅速制定工作目标

在教学教研工作中

李鸣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每年授课超过240课时因为授课方式新颖有趣、有深度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除了教学教研工作之外李鸣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他所指导的4名助教顺利晋升讲师

“作为一名学者,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闲暇之余李鸣经常到图木舒克市周边走访棉花地里、枣树林下、胡杨林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今年是李鸣来到新疆政法学院的第四年

他早已把图木舒克当成第二故乡

面向新学期李鸣信心满满、充满期待“大学四年是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打基础的时间,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掌握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法学生们走出学校的时候很自豪地说‘我能够服务社会’我觉得这样作为老师我们就非常满意了”李鸣坚定地说

200份试卷

化身200封感谢信


从上海到云南,跨越2000多公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退休教师厉曙光带着教坛沉淀几十年的知识与经验正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教坛生涯

在授课教师、公共卫生学院银龄教师厉曙光的宿舍内珍藏近200名同学的首次作业答卷

在25道选择题后厉曙光附上一行征集意见的小字“请写下对这门课的意见和建议”括号中特意注明“选填,不记分”作业收齐后他发现答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非常喜欢这门课,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实用有趣的课程,感谢老师的倾情付出”“有幸听到复旦老师的授课”……

滇西大建校不足十年毕业生不过一、二届论文的修改、预答辩、答辩是所有人面临的挑战年轻教师指导经验少、学术资历浅、教学任务重

预答辩以后发现学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于是和北大的教授一起在晚上举行了的有针对性的线上讲座题目为《本科生论文的撰写和存在问题》有170余名学生参加学生们纷纷表示有很大的收获此后,厉曙光又自告奋勇肩负毕业论文一对一指导的任务

从早上9点开始原来安排是指导8名学生修改论文结果来了21位学生讲了一天,他嗓子都哑了

“我一个人讲不过来”厉曙光提出了对2025届毕业生要提前开展毕业论文撰写的动员、辅导、指导工作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初来云南,厉曙光总觉胸闷身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他有些纳闷原来,滇西大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地带校园常有上坡下坡下课后回宿舍要走上坡路走路耗氧量增加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一般人在3500以上会有高原反应年纪大后身处海拔2000米就会有高原反应每隔两三天他要去学校医务室吸一小时氧

本地食堂又酸又辣,厉曙光吃不习惯但校区离市中心太远只能周末前往超市采购一次囤一周食材厉曙光爱人王云霞来云南照料时打开冰箱发现满满一箱速冻食物——这就是这位营养学家一个多月的主食

成为银龄教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厉曙光与其他几位银龄教师义无反顾地接力出发用真情和真心将知识与希望播撒到更多地方无论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还是助力当地科研平台建设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从未阻挡他们为教育奉献的步伐

我们也要向所有像他们一样

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银龄教师们致敬

他们的贡献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点赞和感激

祝愿各位退休教师

重阳安康
https://mp.weixin.qq.com/s/EvPpd8AvFW8WjeTLLv-93A

上一条:海曙发布视频号:9年跨越5个省24所学校,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金婚啦! 下一条:掌上奉化:丹桂飘香迎重阳 青云礼愈暖金秋——青云村重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