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君有话说
2024年,浙江创新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6月,宁波首批156名省、市、区(县、市)三级文化特派员全部派驻到位。
半年多来,文化特派员们活跃在乡野大地、田间地头。他们用耳朵倾听,用脚步丈量,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注入文化活力。他们瞄准派驻点百姓需求,献智慧、出实招,谋项目、干实事。
甬派推出文化特派员年终特别策划——我的新使命,共读宁波文化特派员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脚步紧跟音乐节拍,挥动团扇时手腕要放松,走位时保持队形……”
今天(17日)中午,在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文体中心内,9名青云村旗袍模特队队员正在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琳的带领下排练旗袍秀《水墨中国》。
旗袍秀《水墨中国》排练现场。
“这是村旗袍模特队在2025年的第一次排练。为了帮助阿姨们练好走位以及相关动作,今天我请来模特培训老师进行现场指导。”看着大家练得起劲,邵琳也拿上团扇加入排练队伍。
邵琳是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去年6月,她到青云村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成为该村的“文化红娘”。
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琳。
“邵老师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村里的老年人非常喜欢她。”一说起邵琳,青云村党委书记孙志伟竖起大拇指点赞。
他告诉记者,去年12月,“青云旗袍模特队”成立,大家推选邵琳为队长。截至目前,这支中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已经拥有31名队员。
青云村美景。
青云村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如何通过文化赋能,提高村庄“人气指数”,让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邵琳驻村工作期间时常考虑的问题。
“现在,村里有780多位老年人。我想以文化为媒,在他们与游客之间搭建一座‘鹊桥’。”她说。
邵琳走访青云村老人。
邵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6月以来,她在青云村开展青云礼愈系列活动10余场;依托村研学基地,推动“承礼循文 阜盛青云”主题研学季项目落地;整合村文化礼堂资源,建起青云书院,为新老村民提供学习交流新平台。
“邵老师是个‘热心肠’,一星期至少来村里两趟。刚开始大家把她当客人,现在将她视为‘自己人’。”村民孙春萍说,她来村里工作后,打麻将的人少了,参加文化活动的人多了。
青云村村民正在打太极拳。资料图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现在,村乡贤馆已经装修完毕,村民们把布置场馆的重任交给邵老师,希望她帮助青云村打响村庄文化新品牌。”孙春萍期待道。
邵琳在青云村调研。资料图
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也是邵琳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的目标。
“在新的一年里,‘引进来’‘走出去’是我驻村工作的两大关键词。”邵琳告诉记者,今年,她打算引进更多高校文化资源,助力青云村及周边村庄打造新的“文旅IP”;在村里开展“草木染”等传统技艺的教学,推进非遗共富工坊建设;以“文化走亲”等形式开展“我们的家园”活动,让青云村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潮”起来。
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78a4a9ae4b0b67c624d3796&type=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