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党建”篇


党建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引领方向。这里是知识的灯塔,思想的殿堂——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六分钟,带您走进一个培养时代精英,深耕理论沃土,绽放智慧光芒的学术高地。
在这里,坚持“知行合一,讲实求精”,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样板支部”“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全国高校思政教学展示能手”等花落团队,教学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思政工作研究文库”,浙江省“思政星”优秀教师、浙江省高校思政教学名师、网络教育名师和宁波市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一流课程25个,出版教材、专著14部,发表教研论文38篇。

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书记
张新光 教授
学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全院思政教师的努力。学院以党建“双创”为引领,以“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深化思政课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党建与思政课教学、学科科研等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学院党总支始终把思政课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思政教学工作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在哪里”,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构建和优化“大思政”课程体系;融合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搭建思政“大平台”,融合校内外专兼职“大师资”队伍,发挥思政教师的关键和党组织的根本保障作用,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教学竞赛篇】
思政课建设是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学院把所有思政主课打造成省一流课程。教学竞赛,是检验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学院获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1 人、浙江省高校青教赛获奖3人,省教创赛获奖3人。他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赢得了广泛赞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风采。学院立足于地方,编撰并出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程》,获得宁波市“党建工作精品案例”,学生评价“内容详尽实用、教学案例新颖”;学院与地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题异构”示范得到教育部“手拉手”集体备课平台推广。

【学科科研+社科基地和奖项篇】
学科科研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拥有浙江省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宁波市红色文化重点研究中心、城乡融合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荣誉见证实力,奖项铸就辉煌。学院师生在社科领域屡获大奖,省部级以上项目不断落户,学院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人才引进篇】
人才是第一资源。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批优秀教授、博士加盟马院,极大地增强了师资力量,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会活动篇】
在紧张的教学科研之余,学院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

宁波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
冯建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党委将持续支持马院建设和发展,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发挥党总支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要着眼于标杆学院建设,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培育好全国样板支部;要着眼于“大思政”课建设,壮大师资队伍,稳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要着眼于硕士学位点培育,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基础,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https://mp.weixin.qq.com/s/SJY5VLk5hBLfEDq3qsBT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