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5月23日:
追踪|乌克兰外籍院士杨为佑 工作13年10个除夕夜办公室度过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乌克兰国家工程院授予杨为佑教授(左二)外籍院士证书。站在他左边的是乌克兰国家工程院主席安那多利院士,右边是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第一副主席安东院士,两人均为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
今天上午,宁波工程学院杨为佑研究员当选为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新闻,经甬派报道后,刷爆了朋友圈。
“特别感动于他科学研究的执着和勤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在杨为佑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
了解杨为佑的朋友、老师和学生,几乎都是这样评价他。
“感谢我的团队,大家亲如一家一路奋斗走来;感动我自己的坚持,自工作13年来,有10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在办公室度过的!”杨为佑这句感言的背后,是一个个日日夜夜默默的付出。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美国一本知名杂志,曾对工商、文艺、体育、政界的近百位成功人士的生平经历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杨为佑这个出生寒门的农家娃成长故事,就验证了“勤奋”两字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杨为佑)
零起步建起实验室
2005年11月,杨为佑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毕业,2006年来到宁波工程学院材料所从事材料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杨为佑几乎从零开始筹建纳米材料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通过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联合培养的方式,宁波工程学院培养出了自己的首位博士。
熟悉杨为佑的人知道,只要去实验室,总能找到他。他基本是全年无休,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
自工作13年来,有10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杨为佑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2007年暑假,单位集体到九寨沟旅游,杨为佑没有去,因为对他来说那正是实验的大好时间;
大年三十,即使最忙的人也会放下工作,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杨为佑没有,他仍在阅读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
……
这样的故事很多。
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这样的工作强度,在常人看来是充满艰辛和难以忍受的,但对于杨为佑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科研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杨为佑在科研中)
团队是一家人
对于学生,杨为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有困难,请随时找我”。
他既是老师、兄长,更是他们的朋友。对于一些贫困学生,杨为佑总是给予热心的帮助,积极为他们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
同时,他利用自己建立的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机会和条件,好几名本科生进入了他的科研团队。
杨为佑经常和他们一块做实验,指导他们申报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与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和学习科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团队是一家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杨为佑常说的一句话。汇报实验进展、谈谈遇到的问题,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打算……除了定期举行“头脑风暴”,杨为佑还经常对成员个别指导。
杨为佑曾荣获宁波工程学院首届“王宽诚育才奖”,这是对一名教师最好的褒奖。
取得斐然成绩
(乌克兰国家工程院授予杨为佑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证书)
杨为佑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半导体低维材料的可控合成、性能及其器件应用基础研究。凭着勤奋刻苦,短短13年时间,他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入选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一层次;
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市青年科技奖、中国颗粒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先后主持承担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
迄今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其中10篇被Top一区期刊选为封面论文作为研究亮点发表;
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已授权50余项;应邀参与撰写国际专著2部……
宁静、感恩是他的人生信条
“宁静·淡泊·感恩·微笑”,是杨为佑对人生的感悟,也是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记者在和杨为佑短暂的交流中,也已经感受到了。
当选为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消息被甬派报道后,他给记者发来一句:“太惭愧了”;
当问及心情和感受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感恩学校的栽培,团队的付出,家庭给予的温暖和动力……
是的,“微笑”和“感恩”,可以让杨为佑面对苦难和挫折,不懈拼搏;“宁静”和“淡泊”,可以让杨为佑专心地搞科研,十年如一日。
https://ypapp.cnnb.com.cn/yppage/index.html#/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5ce6878ae4b04c7c13d1d6fc&modeTy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