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学院,一名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敢担当、有作为,立德树人,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力量。面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充足、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学风教风问题,电信学院出实招、补短板、抓落实初见成效。

电科系主任程培红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海陆空迎新夯实专业教育。电信学院对2019级全体新生开展了有广度、有深度的专业教育。全体专业教师、实验室指导教师、专业辅导员、各创新实验室联动,从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成果、专业成长平台等方面作了详实的介绍,树新风、强根基。网络192班新生任奕遒表示对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尽早成为学科竞赛的一员,并在科技竞赛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四驾马车搭平台并驾齐驱。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学科竞赛、考研辅导、创新创业、就业实习这四驾马车的保驾护航。电信学院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12间创新实验室、校市两级众创空间、3大间考研自习室以及多家行业企业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多方面、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截至日前,电信学院已实现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8金6银8铜等学科竞赛的突破。“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专场招聘会上,80多家企业提供200多个岗位,为大三大四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桥梁。
产教融合深化共建促成长。电信学院与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融合项目,共建实践基地,以“智能电能表”和“多表集抄系统”两个校企合作项目为切入点,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共享“人才+实验室+基地”的资源,学以治研、研而拓产、以产助学。与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签约,共建量子精密测量实验室,进行委托研究开发、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联合申请、平台合作、量子精密测量课程构建,为人才培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强管理。目前,学生数据、教学数据庞大繁杂,且散落于各部门之间,这对学院日常管理、数据梳理、工作研究都造成了阻碍。信息化建设就是要解决掉这些“数据孤岛”的弊端,让数据整合、互联互通。为自主研发信息平台,电信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各系主任、各实验中心教师为组员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刘良旭、陈萌、李庆风三位有着相关项目研发经验的老师任技术顾问,目前已初步完成调研,整个信息化平台预计明年年初完成建设,下学期投入使用。
师资团队化强教学。学院已初步完成计算机公共教学、公共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实践教学的团队化建设。教学团队化建设是学院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共享教学资源,分工更精准,合作更协调。日前,计算机公共教研室已初步完成计算机基础、高级办公自动化、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可实现试卷自动生成、批改、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等功能。教学团队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能够让一线教师从更多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水平、课堂管理等工作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