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徐可明参加国际交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理论学习分享会
党的理论我来讲 党建业务双融合
校园新闻网讯 9月23日上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可明赴国际交流学院参加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理论学习分享会,围绕“课程思政”主题与支部党员展开深入的交流讨论。

会上,支部党员暴琰琰以“课程与思政交融,教书和育人互促”为主题进行领学。她从教师、课程、课堂三个层面阐述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以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大家纷纷表示,将“课程”与“思政”融合,并赋予专业课程以价值引领,对国际交流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好中文的前提下学好英语,在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学好国际化的专业知识。
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淑娇说,教师在思想正、专业强的同时更要拓宽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徐可明用“组织好、讲得好、发言好”高度评价了本次支部学习活动,用“扎实、融合、创新”肯定了支部工作,对支部活动与专业建设和教师发展相融合,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表示赞许。他希望支部要继续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党建引领,做精、创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做好国际化一流人才培养工作。
国际交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已形成“次次有主题、一次一领学、全员均参与”的常态化学习模式,调动和激发支部党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党员教师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