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纵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纵览 > 正文

以工程伦理教育领航卓越工程师培养

时间: 2024-04-26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龚轩 责编:张晓雁、叶欢欢 点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语音、触屏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让生活更便捷。但智能设备实时采集大量数据信息,极易对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侵害。那么,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工程师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滥用或泄露,还是仅一味追求高效便捷而不断拓展数据采集边界呢?”在面向网络安全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志新刚抛出这个问题,台下的同学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

工程伦理是什么?为什么培养工程师要开设这门课程?我校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次年在化工、计科、电信、成型、土木工程等试点专业开设工程伦理通识课程。课程刚开设时,很多人表示并不理解。然而经过用人单位对几届毕业生的检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工程学院的学生做事不仅踏实,还能非常周到地从人性化的角度去优化原有设计,难能可贵。”奥克斯集团校招经理杨莹说。

“学校成立初期就借鉴德国实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而探索如何筑牢未来工程师的思想根基,培根铸魂,马院责无旁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光说到。

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推动下,工程伦理逐步向一流专业推广,成为全校性的文化素质通识课。相关教学研究也喜讯不断,校党委书记冯建波和马院教师王盛吉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求真向善臻美,推进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理论文章,相关教研课题获市教育局思政(重点)、市社科院规划、市软科学立项,并斩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程伦理是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将工程技术与伦理意识、道德价值、责任担当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工程专业技能的同时,涵育未来工程师的“热血丹心”。对于以工科人才培养见长的我校而言,持续推进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意义更为非凡。

近年来,学校聚焦卓越工程师培养,重点打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在兼具应用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断创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课堂上,我们系统学习了工程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还跟随老师考察周边生活中的工程,完成收集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经典案例等课外实践作业。勇担科技强国重任,助力国家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了我们学习的重要动力。”在上完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应皆荣的工程伦理课程后,化学工程专业的周青青感受颇深。

工程伦理课程助力未来工程师们找到了奋斗方向,更引发了学校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相关的教学改革也进一步推行。

如何强化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感?答案是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实践。

学校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工程伦理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度,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明确实践课程比例。

各学院紧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商定招生遴选标准和联合培养要求,从入学开始,学生的学业生涯、教师的科研攻关和产业的发展就紧密相连。经过大学四年的锻造,一大批企业、产业急需的高水平工程师脱颖而出。

机器人学院整合不同专业培养计划的共性内容,建设MADE系列项目课程,与企业合作建立项目库,从产业实践中筛选和开发课程项目,让项目课程在对基础课程形成支撑的同时,“常做常新”,在全校率先实现了“项目制培养”的实践教学全覆盖。为方太厨具开发新产品年内投产、设计便携式研磨咖啡机进入公司产品线、开发个人护理产品建立估值超3000万的创业项目,机器人学院的学生在这些行业产业发展的“训练场”上,真题真做,磨炼本领。

上一条:冯建波调研纪检监察室 下一条: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集体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