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甬派:宁波一所大学,涌现出三个“中国好人”

时间: 2025-07-01 来源:甬派 作者: 责编:叶欢欢 秦雪轩 点击:

宁波工程学院三人获评“中国好人”,学校以“知行合一”为校训,培养求真务实精神,涌现出多位先进人物。

微信图片_20250630140951.jpg

忻元华

宁波有这样一所大学,涌现出三名“中国好人”。

第一位是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88级校友陈军浩,他于2018年获评“中国好人”;

第二位是2006年从副校长岗位退休的忻元华教授,2024年第三季度获评“中国好人”;

第三位是学校人文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杜莹老师,获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

还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沈滟滟同学,去年入围全国第十八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一所大学涌现出群体性的全国先进人物,背后必有强大的文化支撑。这所大学就是宁波工程学院。

我到学校的风华校区开工作室快两年了。学校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作为校训,以此确定了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成为学校的精神品格。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10.jpg

忻元华为山区孩子传授科学知识。

去年九月我到翠柏校区采访忻元华老师。2006年忻老师从副校长的岗位退休后,2015年,69岁的他报名加入西部山区乡村支教队伍。超龄的他是唯一搞科普实验教学而被破格录取的。

从2015年开始,他先后13次奔赴西部7省43所中小学,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为4万余名山村学生播下科学的种子。

从第5次支教起,他的爱人滕崇(心理学老师)也与他并肩前往,为山区孩子带去心理健康教育。忻元华夫妻还发动校友等爱心人士,常年结对资助了68个大凉山的孩子上学。

两位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全网,被称为“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

通过一堂堂科普实验课,忻老师帮助山区孩子们拓宽了眼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灿烂的科学之窗。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感动了无数后来者。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04.jpg

2024年,在市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和工程学院的支持下,“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成立,开展“甬有银力·点亮未来”银雁支教行动。支教团已结对帮扶当地青年教师162名。

宁波工程学院也成立了“忻元华科普支教团”,由忻元华担任指导老师,科普支教的师生要注重山区学生的实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孩子们100%喜欢科学实验课。

2024年12月,“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忻元华老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16.jpg

我是在去年教师节认识杜莹老师的。在学校行政楼大厅的“优秀教师风采”展览上,有一张不太像是大学教师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神情怡然地坐在椅子上,戴着一顶深色的遮阳帽,乌黑的长发扎着两根小辫,黄色的T恤与黄色的袜子相配,更显亲切而美好。

于是我采访了她。她用“动漫+百科”方式解码传统文化,创作全国桂冠童书《漫话国宝》等54部优秀图书,推出文创产品300余件,让海内外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22.jpg

杜莹在艺术创作。

《漫话国宝》是一套立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灿烂悠久文明的少儿历史文化普及读物。首创“国宝访谈”形式,设计“趣味插画+国宝知识+历史故事+拓展延伸+互动游戏”模块,通过拟人、夸张的造型语言,对传统文物进行年轻、现代、可视化的艺术转化,并通过数字化课程、衍生文创等进行传播,得到了几百万小读者的喜爱。

目前《漫话国宝》系列已出版12册,加印7次,发行量超100万册,向84个国家65000多所图书馆输出中国传统文化。荣获年度桂冠童书、中国百佳童书、年度优秀少儿图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好书等殊荣。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30.jpg

杜老师还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利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足迹已遍布7个城市、36所小学、25个乡村。2023年4月,她带领的“彝情艺梦入凉山”社会实践团队远赴凉山喜德县,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通过文化赋能助力喜德文旅,被团中央评选为“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杜莹带领的“夏小满——文博历史新表达的创新者”项目,一举斩获了全国金奖、最佳创意奖,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成功晋级全国三强排位赛。

去年11月2日,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杜莹团队的“传声童——中东欧华文教育产品的创新者”,使工程学院首次闯入全国决赛,斩获银奖。

目前她已出版16册双语读本、7册华文读本,与10所华文学校、4所孔子课堂、11家文创销售点开展合作。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36.jpg

陈军浩

陈军浩从学校毕业后,进过厂,创过业。2001年11月,他成立了宁波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牡丹社区服务站,从此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为社区老人和弱势群体送去温暖的服务。

2012年,陈军浩创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开设亲水、敬老、导医、扶贫等十大志愿服务,打造了“红领民生集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创设“红领反诈”服务项目,建起社区矫正“红领专家库”等一系列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从2014年起,陈军浩带领团队承接社区矫正工作,共帮助983名社区矫正对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示了志愿服务助人向善的强大能量。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42.jpg

现在陈军浩是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从31岁到55岁,陈军浩带领他的团队,累计志愿时长超10万个小时,服务群众超90万人次。

“红领之家”五次捧起志愿服务全国最高奖——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他本人还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630141048.jpg

陈军浩在开展志愿服务。

在“知行合一”校训和“讲实求精”学校精神的引领下,宁波工程学院广大师生成长为新时代最美的奋斗者。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

去年7月12日下午,学校的3名学生在参加完暑期公益实践活动的途中,发现一位老人晕倒在路边,马上开始了抢救的接力行动,拨打120电话,医生火速赶到现场。因救治及时,老人无大碍。救援结束后,3名学生默默地离开,之后他们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

作者简介

贺玉民,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高级研修班(作家班)结业。

主要作品:大型话剧《大海情愫》由浙江省话剧团演出;《蓝蓝的海水蓝蓝的天》获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四家单位举办的首届“改革之光大型剧本征文”铜奖;《和丰纱厂》获宁波市鄞州区文艺精品重点扶持项目;《灯塔》获宁波市文联文艺创作重点项目、宁波市文联戏剧作品奖;《孙中山在宁波》获宁波市和鄞州区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

八部大戏搬上舞台演出。

宁波一所大学,涌现出三个“中国好人”

上一条:央广网:宁波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 下一条:甬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实践,这个研究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