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纪念沙文求烈士诞辰120周年活动在烈士家乡鄞州区塘溪镇沙村举行。
活动现场,宁波工程学院先幻话剧社的大学生们带来话剧《沙文求》,生动演绎沙文求烈士建立中共鄞县沙村党支部,带领农民开展斗争,后赴广州参加革命,最终英勇牺牲的经历。
话剧只有十几分钟,却是一堂特别的红色思政教育课,让年轻人有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正如沙文求扮演者郭桢煜说的:“烈士的自我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勉励我也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百年前,沙文求烈士考入中共创办的第一所“红色高校”上海大学,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并将革命火种带回故乡,创建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之后他赴广州参加革命,于1928年牺牲在广州红花岗,年仅24岁。
后人从未忘记他!尤其是在烈士的家乡塘溪镇,近年来以沙氏故居为依托,串联特色村庄资源,打造集名人、红色、生态于一体的“堇山红脉”精品线,发展红色文旅,将沙文求烈士和沙氏“一门五杰”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纪念沙文求烈士诞辰120周年活动在沙村举行。
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2019年起,沙文求烈士曾求学的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和塘溪镇签订合作协议,在党建、产学研、市场开拓、项目管理与培训等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
活动当天,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与塘溪镇续签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通过阵地联建、班子联促、队伍联抓、工作联动、业绩联创等措施,促进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工作互动、双向共赢。
双方还特别希望通过合作,引导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将理想与抱负写在乡村大地上,用实绩回应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殷切期盼。
以校地合作续签为契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与塘溪镇的基层党支部也签订共建协议,在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和长远发展互帮等方面开展合作。
“沿着先烈足迹前行”项目组做成果展示与分享。
活动现场,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组建的“沿着先烈足迹前行”项目组也向大家做了成果分享。这支由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年轻人组成的队伍自今年4月以来先后奔赴宁波、杭州、上海、广州等地56处红色地标,寻访沙文烈士曾经学习、战斗过的地方,重走来时路,重温革命情。
宁波工程学院先幻话剧社带来话剧《沙文求》。
活动现场,“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鄞州区百场红色思政课暨红色研学推荐路线正式发布。鄞州区通过对全区具备参观条件的名人故居、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文明实践阵地等进行组合串联,以红色根脉、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为支点,打造5条主题鲜明的红色研学路线,推动红色思政资源多元化、体系化、创新化。
来自鄞州区相关部门,沙文求烈士家属,上海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师生及塘溪镇行政村负责人、退役军人、中小学生等1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749743be4b06c56f97f75f6&type=wx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