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近日,宁波工程学院“践行‘两山’理念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吉县双一村。队员们以青年人的独特视角,深入调研村落古建筑与人居风貌,为这座千年古村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双一村始建于宋代,这里三面环山、流水潺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不仅孕育了闻名全国的毛竹产业,更使众多古老民居建筑得以完整留存。村妇女委员叶波带领6名实践团成员,开启了对双一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度探访。
实践队首站来到位于村中心的朱氏宗祠。这座建于清代晚期的砖木结构建筑,采用前后进三间一天井布局,至今保存完好。叶波介绍,双一村在古建筑保护中践行“两山”理念,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通过“以用促保”的方式,让古建筑焕发新生。每年四月,朱氏宗祠都会开展家风家训宣讲活动,村里的长者为即将入学的孩童传授传统美德,既延续了文化根脉,又增强了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与家园归属感。

沿着古朴的石板路,实践队走访了 “三间二厢一天井” 式农居、大寨房和农民文化宫等特色建筑。这些古建筑在修缮后仍有村民居住,与周边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仿古石板路的铺设,既保留了村落的古韵,又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正是双一村 “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目标的生动写照。
实践队充分利用村内 “春泥计划” 平台,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建筑保护启蒙课。队员林晨琰以故宫、比萨斜塔等国内外知名建筑为引,逐步深入介绍双一村现存古建筑,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古建筑保护与生态环境、乡村发展的关系娓娓道来。课堂上,孩子们踊跃提问,对家乡古建筑展现出浓厚兴趣。
滋养春泥,玉美双一。叶波表示,大学生带来的知识宣讲,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保护的种子,更为乡村振兴培育了新生力量。未来,这些孩子将成为双一村生态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
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双一村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竹文化展示馆、滨水观光带、毛竹王景区等特色景点与古建筑群交相辉映;2017 年《青恋》在此驻点拍摄后,“千年古村,青恋双一” 品牌声名远扬,年均吸引游客超 7 万人次,美术馆、咖啡屋、民宿等业态蓬勃发展。
在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发现,双一村旅游虽初具规模,但存在季节性明显的问题。为此,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建言献策:建议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修复古道、开发徒步线路,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多元旅游项目,推动古村旅游从 “夏季一枝独秀”向“四季百花齐放”转变。
“乡村振兴既要守护绿水青山,也要激活发展动能。” 叶波坦言,双一村的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实践队队员们则表示,将持续关注双一村发展,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如今,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政策推动与文旅发展双轮驱动,双一村正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两山”理念引航千年古村,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