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11月21日:
首款人工智能垃圾分类APP上线,宁波将用它取代分类督导员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金 蒋炜宁 张凯凯 通讯员 张路

今天,首款人工智能垃圾分类APP“阿拉去分类”正式上线运行,今后,宁波将用它来对居民垃圾分类质量进行智能测评,免去垃圾分类督导员开袋检查的辛苦,也方便统一标准。
不同于市面上文字查询垃圾分类的APP,市民通过手机拍张照片就可以立即自动识别并告知具体的垃圾种类。由宁波工程学院经过近5个月的研发攻坚,在国内率先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运用到垃圾分类上。
作为一款人工智能产品,“阿拉去分类”APP开发初期面临的最大难度就是垃圾分类的大数据不足。
为此,市大数据局会同市生活垃圾指导中心招募了大量对垃圾分类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青少年志愿者,开展数据标注、机器学习等知识培训和算法模型的训练。宁波工程学院数据工程中心采用爬虫抓取图片进行识别,并通过学生志愿者进行多元标注,分类的准确率逐步提高。
宁波工程学院数据工程中心负责人尹志告诉记者说,目前在测试的环境下”阿拉去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国内领先的86%,随着市民使用频率的增加,分类的准确率会继续提升。

“当前,垃圾分类已进入强制时代,宁波的垃圾分类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因为我们之前尝试了算法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结合我们的专业自然想到了尝试人工智能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方便市民,也是我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方式。”尹志说。
目前,“阿拉去分类”Android版已可以通过应用宝下载,微信小程序也已开通。
记者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获悉,下一阶段将着手开发厨余垃圾分类质量的评测功能,以此替代目前小区督导员人工评价的环节。
“我们希望大家多去使用,这样便能更好地帮助程序提升分类的准确率。今后,我们打算将它应用到垃圾分类督导和开袋检查中,对居民的分类质量进行智能评分,在统一标准的同时,也能减轻人力成本。”宁波市垃圾分类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阿拉去分类”APP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领域应用的一次尝试,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发其他功能性应用做出了有益探索。
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叶春华也使用“阿拉去分类”,在他看来,虽然帮助垃圾分类的程序有不少,但像这样拍下图片就能自动识别的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希望我们的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利用新技术,多开发一些类似受老百姓欢迎的人工智能产品,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叶春华说,包括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产业主管部门,都会给这样的项目更好的政策支持,以便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编辑:吴向正
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5dd68e10e4b095dc28d08b68&type=wx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