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时讯 > 正文

新能源学院薛业建副教授团队于顶刊MSER发表铝空气电池阴极综述论文

时间: 2025-02-08 来源:新能源学院 作者:薛业建 责编:叶欢欢 点击:

校园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新能源学院薛业建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联合苏州国家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周嵬教授、福州大学张久俊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工程学院夏永高研究员,在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当前影响因子31.6)发表题为《Air-breathing Cathode for Aluminum-Air Battery: From Architecture to Fabrication and Evaluation》的综述论文。该研究系统揭示了铝空气电池阴极的核心技术瓶颈,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为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铝空气电池因理论能量密度高、原料成本低、铝资源丰富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候选。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研发浪潮以来,其技术开发在2014年后再度成为全球焦点。然而,作为电池核心部件的空气阴极,长期面临电化学性能退化、机械稳定性不足、电解液渗漏等工程难题。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实验室层面的催化剂优化,却忽视了全电池运行中气体扩散、接触电阻等实际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论文从实际应用视角出发,全面梳理了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及技术进展,重点解析了空气阴极的四大核心结构(气体扩散层、集流层、催化剂层及氧还原催化剂),并对其制备工艺、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性总结。研究团队进一步指出,未来需突破催化剂层脱落、电解液动态管理、低成本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瓶颈,为产业化铺平道路。

该成果得到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白马湖实验室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LBMHY24B060004)、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MCE-24B0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201200)、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2023Z103)及我校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22KQ35)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ser.2025.100942

上一条: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学第一课:人形机器人与人才培养 下一条:人社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发来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