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科研与教育的双向奔赴——记机汽学院教师孟康培

时间: 2024-12-09 来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责编:宣传部-汪慧 点击:

学术的殿堂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凭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努力为人类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孟康培,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热情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学术之旅:从北京到曼彻斯特

孟康培的学术之旅,始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在那里,他展现出了对学术的独特洞察力和不懈追求。在一次学术报告上,他勇敢地抓住了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李庆明教授提问的机会。他富有洞见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在场众多学者的积极讨论,更赢得了李庆明教授的高度赞赏。这位世界著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看到了孟康培的潜力和才华,决定向他敞开留学的大门,并帮助他获得了英国校长奖学金的全额资助。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学习期间,孟康培面临了全新的学术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挑战。但他以坚韧和积极的态度迅速适应了新环境,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与国际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在全球科研舞台上发声的价值。在曼彻斯特大学这个孕育了众多科学巨匠的殿堂里,孟康培矢志践行科学家精神,做纯粹的、创新的、长远的、对人类有贡献的研究。

归国奉献:活跃学术氛围,服务地方产业

毕业之后,孟康培面临着留在英国还是回国的选择。虽然有些不舍英国的安逸生活,但他最终抱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选择了回国工作。“宁波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位处于汽车城里,地理位置优越,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平台优势。” 这是孟康培当初选择宁波,选择宁波工程学院的重要理由。

孟康培的研究聚焦于通过超声技术快速检测电池的健康状态,发现电池内部的异常点,第一时间排除隐患,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研究方向得到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青年博士创新基金资助支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孟康培所在团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电池检测的效率,还降低了成本。相关研究的前期成果发表在了国际能源领域的知名期刊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孟康培所在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团队已与吉利、极氪、路特斯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了长期且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莫便乎近其人。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研究人员的大脑里。”孟康培发现校区科研氛围并不浓厚,很多老师愿意积极地跟人讨论科研项目前景,碰撞思想火花,但是缺乏固定的平台和场合。于是,他积极向学院提意见,在学院领导支持下,组织在前湾校区开展月度的“航湾论坛”学术沙龙活动。这个活动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到前湾校区,帮助师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动态,有效地活跃了前湾校区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在前湾校区做研究的老师对外合作渠道。

教育情怀:点燃学生追求卓越的星星之火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孟康培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者。他深知教育的力量和价值,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者。作为车辆232班的班主任,他深刻理解如何与年轻的“00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孟康培老师在班会上从西方大学的起源讲到中国大学的发展,从古代的‘修身、齐家志、治国、平天下’讲到大学生该如何开启人生规划。给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洗礼。”汽车232班班长于冲这样表示。孟康培在指导学生时,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非常关心他们的个人发展。他经常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梦想以及遇到的困难,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孟康培相信,通过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勇于表达,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热情,才能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孟康培从科研育人入手,在科研项目中给学生科研启蒙,带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将理论专业知识付诸于科研实践。孟康培的育人实践像一把火点燃了学生追求卓越、追寻梦想的星星之火。

上一条:动若追风少年,静绽科研之光——记体育部教师王健 下一条:深耕教学改革创新,激发潜能塑造未来——记网安学院教师苏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