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纵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纵览 > 正文

实践为向实用为基 服务经济发挥作为

时间: 2015-10-28 来源:宣传部 作者:万里/文,詹菲菲、易倩/摄 责编:谭超华 点击:

校园新闻网讯  10月28日上午,中德论坛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题论坛在宁波阳光豪生大酒店举行。来自于国内外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论坛现场,氛围热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启示,在观点的碰撞与交融中,逐一呈现。该论坛由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约阿希姆·利茨、山西运城学院副校长梁永平主持。   

阿希姆·利茨

抓机遇促转型,依托海洋做文章。钦州学院校长徐书业在其题为“凸显海洋特色、建设海洋学科、服务海洋经济”的汇报中指出面对当前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机遇及广西“有海无学”的现状,钦州学院将抓住机遇、转型发展,服务一片海。随后,他从坚定转型方向,明确办学定位;以学科专业调整为龙头,构建涉海类学科专业群;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突出涉海专业应用性;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提升涉海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四个方面介绍了钦州学院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之路。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徐书业结合校本实际情况得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点体会”,即建设发展涉海学科专业,是钦州学院赢得发展空间与条件的必然选择;产教融合是钦州学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是钦州学院克服困难的强大支柱。   

司林胜

资源共享育人才,贡献经济主战场。商丘师范学院校长司林胜的汇报围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的主题展开。他指出商丘师范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途径的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通过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发挥智库功能等促进科研转型发展,服务地方文化和社会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本着“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建设专兼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并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地校企共享人才资源、共育专业人才;按照“项目化运作、团队化培育、社会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的工作思路,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两级运行机制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新格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中心为载体开辟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司林胜最后指出商丘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治理结构,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建成一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有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文化传承创新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王传金

产教融合深改革,协同创新力量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致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常州工学院副校长王传金汇报的主题。他首先从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介绍了学院近几年发展情况。他认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常州工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两大法宝。“产教融合”,即常州工学院坚持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为基础,以“校友企业、科技产业园、工程技术中心、实践基地”为支撑,以“企业冠名班、双师型队伍建设”为载体,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通教与学、学与用的“最后一公里”。“协同创新”则是学院采取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国际协同的方式,联合建立诸如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誉协同创新园、公共服务平台等开展联合攻关,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钱国英

培养体系精构建,造就学生能为重。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了主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主题汇报。钱国英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万里学院的发展历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上,她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师、生、用人单位分享三方面介绍了万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之路。在培养目标上,万里学院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等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万里学院通过加强综合项目训练、课程系统设计、学习内容设计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经验分享也是万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忙碌中成长;教师:在忙碌中接受挑战,学生有所改变;用人单位: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能力。   

魏建伟

面向世界宽视野,助力质量快提升。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问题上,宁波工程学院博士魏建伟作了“中德合作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题汇报。魏建伟立足国际视野分析了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从学制、学分、授课模式、实践环节方面将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与我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总结了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即引入德方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并进行了有益补充和创新,确保课程模块之间知识衔接性;强化学生外语读、写、听、说能力方面的培养;营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园自修文化;构建以上海大众车型为研究对象的实践教学体系;依靠区位优势,促成校企合作,加强与杭州湾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他认为杭州湾汽车学院通过利用中德合作办学的良好契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了汽车学院的办学特色,也为其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汤姆•古巴

合作办学路长广,互惠双赢收获多。来自德国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延斯•哈特曼、汤姆•古巴两位教授作了题为“安哈特应用科技大学作为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化高校的实用型工程教育”的汇报。他们首先介绍了安哈特应用科技大学的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情况。在汇报中,两位教授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通过大学预备课程的形式,安哈特应用科技大学在中国与超过60所高校建立并保持着积极的伙伴关系,并详细介绍了与中国合作的最佳实践项目——与河南大学(开封)的3+2项目。在最后总结中,两位主讲教授展望了于中国未来的研究合作,他们指出希望通过引入英语不断改善语言教育、深化特别学科的研究合作,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德攻读硕士学位,增强学科先进学者教师的交流。   

上一条:教学改革百花齐放 重在提质万马奔腾 下一条:情深谊厚浓胜酒 合作意向满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