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讲古希伯来传说,有学生会去寻找《圣经》故事里的童趣;听她讲“杀戮”,就好像是在说一道再平常不过的晚餐,引来学生情不自禁地哄堂大笑;听她讲“西方文论”,抽象又枯燥的理论就变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她不仅自己视读书如呼吸般自然,也带领学生一起感知书籍的温度……

她是人文与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恩黎老师,她向来衣着朴素,风姿神韵却无须言喻,那股令人追慕的学术气质,常令人怀想不已。“女神”“恩黎姐姐”是学生们私下里对她的昵称。
在学生心中,她是会说话的书本。“陈老师会在课上“晒”旅途,把景点搬进文学的课堂,和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分享所想所感,惹得我们直想买票一探究竟。”汉语131班陈邢忠认为听过这么多老师的课,陈恩黎的课堂令他收获最大。在同事眼里,她是不忘初心的学者,潜心研究儿童文学多年,享受着教学、阅读、思考和写作的乐趣。
她醉心于学术,却从不失亲切。一位女生曾在听完陈恩黎讲解放区文学的课后,立刻动身去寻找她在课上提到的地方。陈恩黎得知此事后,特地为她安排了一节课,让她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求索精神的熏陶,远远高于任何知识的传授,无疑会令学生感念终生。
在她看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谋心。读书如果仅仅为了谋生和谋智,人生未免格局狭窄。生命就是一场不断的修行,阅读则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个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要经历成长,如果能在更高意义上重返童年,将是一种生命的圆满与解放。